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排期表的制定

添加60字节2年前
中文论坛里把这个现象戏称为“建库”,但实际上是因为USCIS没有义务给国务院提供数据,并且USCIS自己内部管理也很乱,很多材料还是纸质,并没有电子化,导致数据传导链很长。
*DOS数据显示,没有足够的CP和485量,于是前进排期*下 月,大量485交到USCIS,但都是纸质,USCIS没有进行处理,连USCIS自己都不知道这些表格的国家和类别,更不可能报给DOS(这里主要 典型 问题是,确定排 涉及到EB123能够使用最早的PD,而不是随485交的140的纸面的PD。且485能使用配偶的出生国,或父母的出生国,所以lockbox收下485时的初审不能作 最终判断,必须等ISO审核完所有I-140,确认了最早的PD,然后看了提交的出生证明和配偶的出生证明,确定了国家,才能提交给DOS最终数据)*DOS看485的量没有上来,于是下个月继续前进排期*下个月,更多的485交到USCIS,仍然是纸质,仍然需要时间处理*...如此循环n轮以后...一般是大半年后...*USCIS终于处理了一部分485,DOS收到数据,原来已经收了远超配额的485表,于是后退排期*USCIS继续处理485,更多的数据报给DOS,排期只能龟速前进*等485处理差不多了,DOS数据显示无表可批时,已经晚了,于是回到第一步,再次大幅前进排期,进入下一个循环
#OS数据显示,没有足够的CP和485量,于是前进排期#下个月,大量485交到USCIS,但都是纸质,USCIS没有进行处理,连USCIS自己都不知道这些表格的国家和类别,更不可能报给DOS(这里主要的问题是,确定排期涉及到EB123能够使用最早的PD,而不是随485交的140的纸面的PD。且485能使用配偶的出生国,或父母的出生国,所以lockbox收下485时的初审不能作为最终判断,必须等ISO审核完所有I-140,确认了最早的PD,然后看了提交的出生证明和配偶的出生证明,确定了国家,才能提交给DOS最终数据)#DOS看485的量没有上来,于是下个月继续前进排期#下个月,更多的485交到USCIS,仍然是纸质,仍然需要时间处理#...如此循环n轮以后...一般是大半年后...#USCIS终于处理了一部分485,DOS收到数据,原来已经收了远超配额的485表,于是后退排期#USCIS继续处理485,更多的数据报给DOS,排期只能龟速前进#等485处理差不多了,DOS数据显示无表可批时,已经晚了,于是回到第一步,再次大幅前进排期,进入下一个循环 USCIS和DOS对于pending case常用inventory“库存”一词,也常用demand“需求”一词。而名额就是supply“共给”。如何build up inventory,使得supply matches demand其实是很典型的供应链管理。很遗憾,不管USCIS还是DOS,虽然都在用这些供应链的词汇,但从来没有用供应链的思路去解决过这个问题。排期的前进后退,在供应链管理中是典型的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的体现。它是指,因为信息需要逐层传导(消费者-经销商-分销商-供应商-生产商),数据不仅滞后,并且信号会被逐层放大,导致缺少的时候更缺,过量的时候更过。每次收不到表的时候,因为信息传导滞后,就会超额前进排期,名额也会超发2803个。每次表收多了,就会超额后退,甚至出现欠发,发不满2803(史上最少一年中国EB3只发了1077个)。 在supply chain management里, 解决牛鞭效应的方法,无非就是几个途径:上下游数据共享和透明、加速周转(即加快USCIS处理速度),基于历史数据的更好预判等等。可惜的是,数据透明做不到,因为USCIS没有法定义务提供数据,且电子系统也不存在。加快周转更没可能,在过去的10年,USCIS只有越来越慢,从未加速过。基于历史数据预判,不是DOS公务员的行事风格,他们更希望照章办事,一板一眼,这样自己不负责,反正“依法办事”。如果自己发挥太多的主观能动性去“预测”,算对了也没人表扬,反而是算错了容易被告,得不偿失,所以还不如保守一点的好,USCIS说啥就是啥,你说你能发多少,我就100%相信你
这个现象最严重的是2012财年的印度EB2。当时,2011年10月的印度EB2排期日是2007-07-15,然后以每个月前进小半年甚至1年的速度,快进到到2012年4月排期表的2010-05-01,紧接着在2012年5月排期表退至2007-08-15。这次排期快速前进所收的表,远超过印度的名额,所以接下来处理了9年,到2021年4月的排期表,才恢复到2010-05-01。
404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