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上一编辑
下一编辑→
排期表的制定
(查看源代码)
2022年7月31日 (日) 20:04的版本
添加145字节
、
2年前
→为什么排期会时进时退
第64行:
第64行:
#*DOS数据显示无表可批,此时已经晚了,于是回到第1步,再次大幅前进排期,进入下一个循环
#*DOS数据显示无表可批,此时已经晚了,于是回到第1步,再次大幅前进排期,进入下一个循环
−
USCIS和DOS对于pending case常用inventory“库存”一词,也常用demand“需求”一词。而名额就是supply“
共
给”。如何build up inventory,使得supply matches demand其实是很典型的供应链管理。很遗憾,不管USCIS还是DOS,虽然都在用这些供应链的词汇,但从来没有用供应链的思路去解决过这个问题。排期的前进后退,在供应链管理中是典型的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的体现。它是指,因为信息需要逐层传导(消费者-零售商-分销商-供应商-生产商),数据不仅滞后,并且信号会被逐层放大,导致缺少的时候更缺,过量的时候更过。比如,零售商短暂的缺货(小幅需求增加),导致零售商向分销商加量订货,分销商又加量往上订货,等传导到生产商时,一个小幅需求增加,被传导成了大幅的需求增加;此时如果生产商按照此预测来生产,就会造成生产过剩。对于绿卡的情况就是,每次收不到表的时候,因为信息传导滞后,就会超额前进排期,名额也会超发2803个。每次表收多了,就会超额后退,甚至出现欠发,发不满2803(史上最少一年中国EB3只发了1077个)。在供应链管理中,解决牛鞭效应的方法,无非就是几个途径:上下游数据共享和透明(USCIS数据公开)、加速周转(即加快USCIS处理速度),基于历史数据的更好预判等等。可惜的是,数据透明做不到,因为USCIS没有法定义务提供数据,且电子系统也不存在。加快周转更没可能,在过去的10年,USCIS只有越来越慢,从未加速过。基于历史数据预判,不是DOS公务员的行事风格,他们更希望照章办事,一板一眼,这样自己不负责,反正“依法办事”。如果自己发挥太多的主观能动性去“预测”,算对了也没人表扬,反而是算错了容易被告,得不偿失,所以还不如保守一点的好,USCIS说啥就是啥,你说你能发多少,我就100%相信你
+
USCIS和DOS对于pending case常用inventory“库存”一词,也常用demand“需求”一词。而名额就是supply“
供
给”。如何build up inventory,使得supply matches demand其实是很典型的供应链管理。很遗憾,不管USCIS还是DOS,虽然都在用这些供应链的词汇,但从来没有用供应链的思路去解决过这个问题。排期的前进后退,在供应链管理中是典型的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的体现。它是指,因为信息需要逐层传导(消费者-零售商-分销商-供应商-生产商),数据不仅滞后,并且信号会被逐层放大,导致缺少的时候更缺,过量的时候更过。比如,零售商短暂的缺货(小幅需求增加),导致零售商向分销商加量订货,分销商又加量往上订货,等传导到生产商时,一个小幅需求增加,被传导成了大幅的需求增加;此时如果生产商按照此预测来生产,就会造成生产过剩。对于绿卡的情况就是,每次收不到表的时候,因为信息传导滞后,就会超额前进排期,名额也会超发2803个。每次表收多了,就会超额后退,甚至出现欠发,发不满2803(史上最少一年中国EB3只发了1077个)。在供应链管理中,解决牛鞭效应的方法,无非就是几个途径:上下游数据共享和透明(USCIS数据公开)、加速周转(即加快USCIS处理速度),基于历史数据的更好预判等等。可惜的是,数据透明做不到,因为USCIS没有法定义务提供数据,且电子系统也不存在。加快周转更没可能,在过去的10年,USCIS只有越来越慢,从未加速过。基于历史数据预判,不是DOS公务员的行事风格,他们更希望照章办事,一板一眼,这样自己不负责,反正“依法办事”。如果自己发挥太多的主观能动性去“预测”,算对了也没人表扬,反而是算错了容易被告,得不偿失,所以还不如保守一点的好,USCIS说啥就是啥,你说你能发多少,我就100%相信你
−
这个现象最严重的是2012财年的印度EB2。当时,2011年10月的印度EB2排期日是2007-07-15,然后以每个月前进小半年甚至1年的速度,快进到到2012年4月排期表的2010-05-01,紧接着在2012年5月排期表退至2007-08-15。这次排期快速前进所收的表,远超过印度的名额,所以接下来处理了9年,到2021年4月的排期表,才恢复到2010-05-01。
+
这个现象最严重的是2012财年的印度EB2。当时,2011年10月的印度EB2排期日是2007-07-15,然后以每个月前进小半年甚至1年的速度,快进到到2012年4月排期表的2010-05-01,紧接着在2012年5月排期表退至2007-08-15。这次排期快速前进所收的表,远超过印度的名额,所以接下来处理了9年,到2021年4月的排期表,才恢复到2010-05-01
。如果这真是有意为之的“建库”,怎么可能一次建9年?这显然就是因为信息传导太慢,导致的排期大进大退
。
==AB表==
==AB表==
Nekosama
404
个编辑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中文(简体)
创建账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简体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台灣正體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工具
特殊页面
可打印版本
获取短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