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P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 (CBP)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縮寫CBP)是美國國土安全部下屬的一個聯邦執法機構,成立於2003年3月1日。負責監管入境美國的所有人員,包括核查護照、簽證和其他旅行證件的有效性。CBP官員在入境口岸對旅客進行邊境檢查,以確認其簽證類型、身份和入境目的是否合法。 CBP負責入境手續查驗的地點稱為入境口岸(Port of Entry,簡稱POE),主要分佈於美國陸地、機場和海港,旅客和貨物必須通過POE進行入境檢查和審批。除了位於美國本土和邊境的POE以外,美國在海外還有一些預清關口岸(Preclearance)
入境手續查驗
入境手續查驗流程
- 入境人員必須出示有效的入境文件,即美國護照,或者外國護照+美國簽證,或者外國護照+針對免簽證國家發放的ESTA,CBP官員會對簽證進行嚴格核查,確保其真實性和有效期。
- 對於持非移民簽證(如旅遊、商務、學生簽證)的旅客,CBP會審查其赴美理由及預定停留期限。
- 可能要求旅客提供進一步的材料或信息,以確認入境資格。
- CBP有權根據情況對旅客進行二次檢查,包括問詢、行李及電子設備的檢查,以核實旅客聲明的信息。
- 簽證查驗還包括指紋掃描和拍照留存,以便身份驗證和記錄管理。
= 查驗重點與權力範圍
- 拒絕持有無效、偽造或不符入境目的簽證的人員入境。
- 對涉嫌有移民傾向或違反簽證規定的旅客進行更深入的調查。
- 依據聯邦法律,CBP有權不需搜查令對入境人員及其攜帶物品(包括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進行搜查。
- 旅客如遇二次檢查,應配合執法人員,但有權了解相關程序和權利。
預清關(Preclearance)
預清關是CBP在美國境外部分機場、港口或車站設立的檢查點。旅客在出發地完成美國入境手續,包括簽證查驗和安全檢查,抵達美國時即視為國內航班,減少入境口岸等待時間,提升通關效率。
主要預清關口岸
- 加拿大八個機場:溫哥華(YVR)、多倫多皮爾遜(YYZ)、蒙特利爾特魯多(YUL)、卡爾加里(YYC)、埃德蒙頓(YEG)、渥太華(YOW)、哈利法克斯(HFX)、溫尼伯(YWG)
- 愛爾蘭兩大機場:都柏林(DUB)、香農(SNN)
- 阿聯酋阿布扎比機場(AUH)
- 加勒比地區四個口岸:英屬百慕達(BDA)、巴哈馬自由港(FPO)、巴哈馬拿騷(NAS)、阿魯巴(AUA)
POE與預清關的區別
- 地點不同:POE位於美國境內,而預清關設於美國境外。
- 操作時機不同:POE是在旅客或貨物抵達美國時進行檢查,預清關則是在出發地提前完成入境手續。
- 目的和效益:預清關通過提前查驗減少在美國本土入境口岸的通關等待,提升效率,特別適用於大型國際機場和繁忙航線;POE則承擔全部正式入境查驗職責。
- 法律效力:通過預清關的旅客和貨物在抵達美國後視為已入境,免除再次完成常規入境手續。
- 例如乘客A如果在都柏林機場已經完成了預清關手續,乘客A飛往紐約的航班則視為國內航班,抵達紐約後無需再次經由CBP審核入境